蔡徐坤梗文化:四年网络狂欢背后的流量密码

蔡徐坤梗文化:四年网络狂欢背后的流量密码

有人说,互联网没有记忆。从大威天龙到马保国,一个梗从爆火到消失往往只需一年。但蔡徐坤却打破了这一规律——2019年因一段篮球视频被全网恶搞的他,四年后竟以更疯狂的姿态“文艺复兴”

万物皆可“坤化”的抽象狂欢

他的形象被解构成抽搐的多边形、不规则运动的黑子,甚至示波器都变成“示坤器”。“有屏幕的地方就有蔡徐坤”,这句曾属于《Bad Apple》的赞誉,如今成了篮球视频的勋章。

从抵制饭圈到文化符号的蜕变

2019年NBA大使事件是导火索,本质是大众对饭圈文化的抗议。当律师函变成躺平任嘲,网友反而自发降温。但2022年up主“悠悠球琛总”的反转道歉,让这场狂欢升维——技术流二创、天启四骑士、潜伏超话的“真爱粉”…梗的传播已超越对个人的攻击。

流量世界的终极赢家

如今蔡徐坤已成为划分互联网阵营的文化符号:造神者与消解神者在此交锋。但当我们刷着“只因你太美”时,真正的胜利者或许只是流量背后的资本——毕竟在算法眼里,黑红也是红。

THE END
<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