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借命而生》影评:陆川的悬疑困局与电影感

窄巷中的悬疑开场

昏暗灯光下,小孩举着一条草鱼大喊“三胖子,出来收鱼了”。鱼被剖腹时,三胖子与小工发现鱼内脏中藏着两根青色断指——“就说吧,钓鱼佬什么都可以钓上来。”这场充满电影感的开场,拉开了爱奇艺迷雾剧场新剧《借命而生》的序幕。

电影感与叙事断裂

导演陆川为剧集注入了强烈的电影风格:水汽氤氲的重庆山区监狱、第一视角镜头、慢镜头运用。主演秦昊饰演的狱警杜湘东在调查一桩杀人案时,逐渐发现案件背后隐藏的时代困局。

“《借命而生》前两集有了爆款的潜质”,但随着剧情发展,叙事开始出现断裂。破案过程依赖巧合,结尾反转缺乏铺垫,与原著小说聚焦时代困境的主题产生偏离。

时代的困局

原著小说中,徐文国和姚斌彬因“投机倒把”被判重刑,反映了特殊年代下普通人的命运。杜湘东则被困在山区监狱,“他困在了这个案子里,他知道,这个案子,徐姚二人很大程度上是被冤枉的”

小说通过这句话点题:

“在那个春天,人们都在渴望改变什么并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够改变什么…为了那点儿虚幻的价值,他们往往能把现实种种弃之不顾”

陆川的创作困境

剧集暴露了陆川在商业与作者表达之间的摇摆。“《借命而生》是《749局》的’曲线救国’”,但过分追求电影感导致叙事失衡。正如剧中杜湘东的困境,陆川也困在“商业大片”与“自我表达”的矛盾中。

THE END
<<上一篇
下一篇>>